第(3/3)页 加上应征服役的工匠,自筹路费,奔走道路,痛苦万状,造成了工匠的大量逃亡。 所以,成化末年,就有过班匠的以银代役的事例,出现按期服役和以银代役并行的局面。 到了嘉靖四十一年,朝廷发布了轮班工匠以银代役的法令。 明确规定四年一班的工匠,每人每年出银四钱五分,用以代役。 这种以银代役的变化,较之前此工匠,长途跋涉应役的痛苦,确实有了很大的减轻。 尤其是封建统治者对工匠的人身控制有了松弛,更有利于手工业生产力向前发展。 当然,这些情况都出现在轮班工匠中,住坐、存留工匠不在此例。 然而,随着以银代役办法的实施,住坐、存留工匠的匠额也日趋缩。 这些都反映出明代工匠制度的逐步解体和崩坏。 明朝工匠除了做工匠外,不能从事其他任何工作。 特别在轮班时候,不但一文钱都没有,连路费和饭钱都要自己负责。 可以大明工匠制度,完全就是在压迫数十万大明工匠。 干活不给工钱,自己掏路费千里跋涉去免费干活,有时工匠也会成为官员勋贵府上义务工。 这样就导致大量工匠逃亡,制度明显已经不适合继续存在。 朱慈烺废除工匠制度后,官员和勋贵想用工匠必须给工钱。 同时朱慈烺也加大对工匠的扶持,提高他们的待遇,要让工匠们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 大明如果要真正中兴,工匠们的贡献必不可少。 内阁首辅和几位阁老接到皇太子的诏书后,顿时蒙圈了。 皇太子这是和祖制干上了,杀贪官勋贵后,竟然又对工匠制度动手了。 几个老头商量一番后,最终还是无奈签发颁布下。 因为皇太子过,内阁只需执行命令即可,没有否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