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流泪的铁汉-《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2/3)页

      别看这两千多亩土地,对皮岛百姓起到关键的作用,不然会饿死更多百姓。

      现在中红薯和土豆有不同,红薯又叫山芋土山上都可以种,只是产量多少的问题,这样以来可耕种的面积再次扩大。

      经过勘察,助农司官员最终发现皮岛多处山坡可以种红薯。

      可耕种面积有扩大一百亩,总共可以种红薯的土地和山坡面积达到两千一百多亩。

      后世因为有化肥,所以红薯产量可以达到6000斤,甚至有些土地产量能达到万斤。

      在明末想亩产6000斤那时痴人梦,中国解放后红薯亩产也只有2500斤,同样没有使用化肥。

      也就是,皮岛种红薯亩产应该可以达到2000斤应该不是特别难,两千一百亩红薯和土豆一年亩产差不多四百多万斤。

      现在皮岛上驻军加百姓还有两万多人,四百多万斤红薯土豆应该可以吃半饱。

      在迁移一半去山东,老不作怪的情况下,皮岛绝对能自足。

      如何种红薯土豆玉米和护国军没有关系,经过五休整,他们准备趁机收复周边岛,在建奴水师被打掉后,海上不允许一个建奴存在。

      沈世魁伤势也不轻,当只是在咬牙坚持,盔甲脱掉后发现大腿手臂和腹部以及背部都有伤,幸亏军医有后世药物,不然很危险。

      用过朱慈烺给军医配备的抗生素和云南白药,伤口已经开始愈合,他已经可以在病床上做起来。

      登莱副总兵金日观伤势很重,尽管有后世神药,也只能保住他的命,目前躺在病床上暂时还无法动弹,不过可以开口话。

      为了方便照顾两位将军,军医把他们安排在一个大房间,二人住的病房今就成了皮岛军事会议室,岛上将官和护国军将领们齐聚这里。

      郑森虽然水师实力强大,可他们对这里很陌生,想要清剿皮岛周边建奴,必须有皮岛士兵带路才行,所以这两没有轻举妄动。

      在亲王搀扶下,皮岛总兵沈世魁吃力从床上做起来,他先对黄德功,孙应元,郑森,曹变蛟等护国军将领拱手致谢:

      “末将由衷感谢将士们相助,皮岛将士伤亡很大,目前只有两千多将士能战,战船经过此战也损失殆尽。

      皮岛水师暂时没有能力剿灭周边岛屿上建奴,多谢护国军将士和国姓爷护卫皮岛,如果护国军和国姓爷要剿灭周边建奴。

    
  只要你们一声令下,皮岛所有将士一切听从将军们的命令和指挥,虽然战斗力不能和护国军相比,但我们可以战斗到最后一人。”

      金日观躺在床上不能动,听到沈世魁如此,他也低声道:

      “多谢将军们救末将一条命,登莱还有五百多活着的将士,他们随时听候护国军调遣,登莱军都是水师,若你们人手不够,他们可以一用!”

      黄德功看着病床上两位大明猛将一时很是感慨,虽然他们被朝廷暂时遗忘,可比起京师勤王人马的表现,皮岛和登莱绝对值得尊敬!

      “二位将军好好养伤,护国军绝对让建奴不敢轻易进犯皮岛,此次我们带的人马不多,想趁机收复辽南四卫有一定难度,主要打下无兵防守!”

      孙应元点点头道:

      “对的,皇太子这次并未让护国军收复辽南四卫,我们准备把辽南搅个翻地覆收兵返京!”

      曹变蛟:

      “听建奴八旗满万不可敌,虎豹骑很想会会他们,但愿不要让本将失望,不过一切都需要国姓爷的帮助,我们都是旱鸭子……”

      黄德功孙应元等都哈哈哈大笑:

      “哈哈哈,对对都是旱鸭子,国姓爷句话!”

      郑森一直在看地图,听到众人叫他,郑森急忙放下地图拱手笑道:

      “诸位将军过奖了,在你们面前朱成功嫩的很,还望诸位将军多铎指教!”

      黄德功拍拍郑肩膀笑道:

      “国姓爷客气,在皮岛上绝对还是你的水师最牛气!”

      郑森对黄德功拱拱手表示感谢,随后看向沈世魁问道:

      “总兵大人,目前大明控制岛屿有几个?”

      沈世魁闻言顿时老脸一红,在他手里丢失太多,可他真的无力保护。

      不禁想起毛文龙时东江镇的辉煌,不禁道:

      “毛帅在的时候,整个辽南几乎都被控制,海上岛屿也都有明军驻守。

      建奴来犯时,各岛相互支援,常常打的建奴溃败。

      曾经有次建奴十万大军进犯,照样被毛帅利用水师优势击溃。

      从此建奴不敢在对东江皮岛用兵,可从毛帅被杀后,建奴多次进攻辽南和皮岛。

      到今为止,整个辽南全部失去,东江镇仅仅剩一座缺粮少银的孤岛悬与海外。

      这次如果不是登莱水师和你们支援,皮岛肯定惨遭生灵涂炭。”

      沈世魁一番话完,已经满脸泪水,他想起毛帅在的时候,那是何等威风。

      曾经一百九十多人收复镇江,后来东江镇人口数十万,兵力达到三万之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