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崇祯真的变了-《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朱慈烺微微一笑,继续挥动触头,第二下落空,没有红薯。

      但他并不失望,他知道古代红薯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产,第三下出现两个大拇指粗细的红薯。

      第四下再次有两个拳头大的红薯出现,现场立即发出一阵欢呼。

      朱慈烺并未停手继续挥动锄头,大约一刻钟过去,朱慈烺刨出二十多步的距离才停手。

      二十多步被翻开的土壤上,断断续续堆放着一百多个大大红薯。

      尽管大伙都没有见过红薯,但看样子绝对好吃。

      无论朝中大臣还是百姓,此时都感觉想流口水。

      崇祯皇帝眼中放光,喉结都不自觉的蠕动几下。

      朱慈烺弯腰捡起一个红薯,随后拿出手帕把红薯擦干净走到崇祯身旁。

      崇祯还以为儿子让他试吃,刚想伸手去接,朱慈烺却笑嘻嘻拿过他手中电喇叭。

      “诸位爱卿,大明子民们,红薯有好几种吃法,可以生吃,可以煮熟吃,也可以烤熟吃,还可以和米面混合一起做饭吃。”

      朱慈烺着张口咬下一块红薯吃下去,红薯在打霜后才会甜,此时并没有什么味道。

      不过却清脆可口,比起百姓吃草根树皮肯定强万倍。

      朱慈烺一口气吃完红薯,立即听到现场有一阵阵咽口水的声音,他笑道:

      “嗯嗯,味道很好,百姓自家都有,回去可以随便吃,本宫挖出的红薯只够大臣吃,爱卿们不要客气品尝一下吧!”

      朱慈烺话音刚落,顺巡抚杨廷麟,助农司主事陈子龙率先抓起一个红薯。

      虽然都是读书人,但他们经常和百姓混在一起,已经有些入乡随俗了,用手随意擦去泥土张嘴就咬一口。

      朱慈烺暗暗对二人竖起大拇指,不是称赞他们吃不干净的红薯,而是他们非常自然的做法。

      从这里能看出二人已经融入百姓之中,明末乱世需要这样的好官。

      在杨廷麟他们之后,内阁首辅李邦华身先士卒,捡起一个红薯掏出手帕擦干净放入嘴里。

      接着内阁其他阁臣,六部尚书,朝中勋贵等大官员纷纷试吃……

      对一些过惯奢侈生活的官员和勋贵来,红薯味道并没有想象那么好。

      不过物以稀为贵,他们并未感觉很难吃,皇太子都好吃,他们哪里敢矫情,个个都在啧啧赞叹。

      “嗯嗯,确实不错……”

      “极品啊,百姓之福也……”

      “殿下英明,此乃神物……”

      “味道好极了,本宫想吟诗一首……”

      ……

      崇祯本来就想尝尝味道,现在被群臣这么夸赞,他喉结不禁连连蠕动……

      心里很想抓起一个红薯尝尝,但一向爱面子的他唯有忍住不动。

      朱慈烺一眼就看出父皇想法,弯腰捡起一个块头稍微大些的红薯。

      这次他并未用手帕擦拭泥土,而是拿出一把刀削去红薯皮递给崇祯:

      “父皇,您也尝尝……”

      “这……”

      崇祯看看四周狼吞虎咽的群臣和眼巴巴看着的百姓,一时还有这不好意思。

      当看到皇太子鼓励的目光时,崇祯哈哈大笑:

      “哈哈哈,朕理应与民同乐……”

      接过红薯,崇祯张嘴咬下一块,红薯味道虽不能和水果相比,但对一向节俭的崇祯来确实不错:

      “嗯,不错,清脆可口,朕很喜欢,大明子民之福也……”

      朱慈烺微笑点点头,马上举起大喇叭道:

      “大明子民和各县主官注意,现在本宫一下红薯保存方法,都听仔细了。

      红薯不适合直接放在房间或者仓库里,必须窖藏才能保存持久。不然会在冬和春腐烂。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好的保存方法,把红薯切片晒干存放,红薯干和米面一起煮饭吃,能节省不少米面……

      还有就是,要记得留种子,二十亩地至少要留一石,不然下一季无红薯可种。

      可能有百姓记不住保存方法,没有关系,本宫会命令地方官府把红薯和土豆种植育种保存方法编写成册子发给你们……”

      朱慈烺完,下面立即响起热烈掌声:

      “啪啪啪……”

      接下来朱慈烺又把挖土豆的方法交给百姓,并告诉他们土豆保存和食用方法……

      朱慈烺介绍完,又把喇叭还给崇祯:

      “父皇,你宣布解散吧,让百姓各自回家收红薯土豆!”

      崇祯点点头,接过喇叭大声道:

      “大明子民们,朕宣布,立即解散,都回去收祥瑞吧,愿上保佑你们从此不再挨饿……”

      百姓急忙跪倒谢恩:

      “谢皇帝万万岁,谢皇太子千千岁……”

      农场所在地百姓谢恩后立即离开,他们都急切想知道自家田地里是否还有红薯土豆存在!

      房山密云等地官员随后告辞,人山人海的农场红薯地人群开始变的稀疏起来。

      陈子龙亲自率领农场工人开始收红薯,朝中百官和宫里太监宫女也跟着他们后面帮忙。

      朱慈烺看看马车上母后和皇伯母,立即迈步走过去。

      坤兴公主和朱慈烺朱慈炤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若不是母后严格呵斥,三个孩子早就跑下马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