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重拳出击-《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3/3)页

      不愿劳役的百姓和商贾可以出钱替代劳役,工钱必须当如数收取,收取工钱用于补贴劳役百姓。

      不准克扣,不可欺压百姓,更不能让百姓免费为个人做事,记住,这是朕的底线,任何人都不例外。”

      程国祥和孟兆祥闻言都是一愣,修路修建驿站需要大量劳役,全部免费管饭一三顿吃饱。

      这可不是开玩笑,需要很大一笔开支,国库能耗得起吗?新皇虽然会挣钱,可也是一个败家子啊!

      见两个老发呆,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无妨,银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库消耗得起,若国库遇到困难,户部尽管向朕开口便是。”

      “遵旨!”

      程国祥和孟兆祥领旨退回朝班。

      ……

      率领护国军在江南的黄德功孙应元两位将军,在接到皇太子飞鸽传书时,沈千万已经把粮草送到他们军营。

      此时二人和将士们还不知道崇祯皇帝已经禅位,都还以皇太子相称呼,谢过沈千万,他们准备第二日撤离返回京师。

      至于剿匪之事,二人并未在意,以后立功的机会很多,他们也不愿意为南方士绅卖命。

      在黄德功和孙应元率领大军渡江返京之时,另外一支大军已经悄悄进入南江南,他们正是刘国能部。

      此时刘国能部人马已经超过张献忠,因为又有一支流寇大军投入他们麾下,这支流寇大军乃是李万庆麾下人马。

      经过张三李四的整顿,李万庆麾下三万多人马最终留下一万多青壮,加上刘国能部原有的五万人马,目前总兵力已经达到七万之多。

      南直隶

      南京乃是大明留都,虽然和京师一样设有六部,但真正有实权的只有户部和兵部,目前兵部尚书乃是张国维,户部尚书杨文岳。

      原本户部尚书乃是燧发枪之父毕懋康,毕懋康被朱慈烺调到兵仗局,他的位置有杨文乐接任。

      钦差大臣李邦华还未动身之前,朝廷已经有圣旨到南京。

      当户部尚书杨文岳接到催缴逋赋的圣旨后,他的脑袋马上大了一圈,他当然知道催缴逋赋的难度有多大。

      作为南京户部尚书,杨文岳能力一般中规中矩,但对大明朝廷还算忠心,立即把圣旨内容下发到南直隶各州府县。

      接到南京户部的催缴逋赋的文书后,各地方官员都瞬间傻眼,他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继续拖欠逋赋的后果如此严重。

      开玩笑,作为读书人,三族十八代不能参加科举什么概念,对南方士绅来,还不如干脆杀了他们。

      “什么?一个月之内补交全部逋赋?不然十八代都不能参加科考……”

      江南各地拖欠逋赋家族看到文书全部都傻了,前段时间屯粮用掉他们库房中半数以上的银子,怎么突然又把簿赋问题又提上日程,这不是想让他们倾家荡产吗?

      逋赋拖欠又不是崇祯朝才有,大明建国以来始终都有拖欠……

      尽管背后骂声一片,但为了家族不被禁止科考,李邦华还未到南京,一些胆的士绅地主大户立即开始补交逋赋。

      太仓张家,张家家主坐在院子躺椅上,心里还在想着自己损失的数十万两白银,突然总管来报:

      “老爷,出大事了,您看看这个,户部刚刚送来的。”

      张家家主不耐烦的瞪一眼自家总管:

      “淡定,何事如此惊慌?”

      话间,张家家主接过总管手中文书观看。

      片刻后突然浑身一颤,差点从躺椅上摔下来,旁边一个青花瓷茶杯摔落在地,瞬间变成四散的碎片。

      总管急忙伸手扶住他不禁叫道:

      “老爷淡定……”

      话已经出口,总管才反应过来,这种话哪里是他一个管家能的,急忙躬身赔罪:

      “人口误,请老爷责罚!”

      太仓这个张家家主不是别人,正是明末赫赫有名的复社创始人张薄,

      复社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政治、文学团体,有东林之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