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多铎却没有哥哥那样有心机,看到豪格吃瘪,他心里暗暗叫爽。 当豪格目光看向他时,多铎立即甩给他一个不屑的讥笑,气的豪格都想一板砖拍在十五叔光头上! 皇太极目光看向多尔衮道: “十四弟,你对此有何看法?” 多尔衮知道皇太极一直对他兄弟有戒心,为了减少皇太极的疑心,他在朝堂上基本不会主动话。 见皇太极主动询问他的想法,多尔衮急忙上前躬身施礼: “启奏皇上,虽然朝鲜对大清不够忠心,但臣认为不易派兵暴力征讨,这样会彻底把朝鲜推向明国。 在明国全力封锁大清之时,不要忘了,我大清最重要的粮食和军需补给途径绝大多数来自朝鲜,臣认为只要控制朝鲜王软弱的李宗即可!” 多尔衮完,又对皇太极躬身一礼,随后退回朝班。 从处置朝鲜问题上可以看出,豪格和多尔衮的水平真的不在一个档次上。 豪格只知道打打杀杀,做事完全靠暴力一路平推,而多尔衮却考虑的更为全面。 皇太极眼角余光瞟一眼自己的儿子,心里不禁一声叹息…… 现在大清对大明优势几乎已经不再,入关劫掠被打爆,辽南更是屡屡被明军击破,麦都被焚毁。 对大明优势不在的情况下,若大清又对已经投降的朝鲜发起打击,明军肯定会趁虚而入,到时不但朝鲜不保,大清自身也将遭到极大损失。 蒙古诸部本来对大清并不忠心,他们完全是为了利益,跟着建奴入关抢人抢粮,让他们大赚特赚。 自从大明打掉八大皇商关闭张家口,又断绝和蒙古一切来往后,蒙古诸部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 粮食,食盐,生铁都缺,特别蒙古贵族视如生命的茶叶,更是一两都无法获得。 这一年他们所需要的物资,大多都是建奴节省下来提供给他们的,对众多的蒙古人来只是杯水车薪,鞑子都在期待建奴再次入关。 皇太极对此很清楚,大明如此封锁下去,最多两年时间,不用明军来打,蒙古诸部肯定有人造反。 不过眼前最主要的还是先处理朝鲜问题,他很赞同多尔衮的想法。 在决定之前,他想听听范文程的建议,若范文程和多尔衮想法接近,那就按照多尔衮的建议执校 “范大人,你怎么看?” 听到皇太极听到他的名字,范文程急忙上前拜倒: “启奏皇上,奴才赞同睿亲王的建议,在明国步步紧逼之时,大清不易再对朝鲜动刀兵!” “狗奴才,这不是打老子的脸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