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神武元年七月一日,明军各部开始渡河。 首先渡河的是孙应元的龙腾军,随后神武军护卫着神武皇帝朱慈烺和崇祯太上皇等文官过河,随后护国军各部和其他几镇明军依次踏上浑河北岸…… 过河后,崇祯太上皇不再骑马,他跳下战马在浑河北岸跟着将士们步校 辽东巡抚邱明仰劝崇祯上马,崇祯摇摇头: “启五年,叛逆努尔哈赤占领沈阳,今日神武皇帝即将把他皇伯父丢失的土地重新夺回来,朕想在这片失而复得的土地上走走……” 崇祯到这里,突然哈哈大笑: “哈哈哈,做梦都不敢想,孤能亲自踏上沈阳,又如此麒麟儿,大皇兄可以安息了……” 看到太上皇如此,朱慈烺知道他心里想法,他也跳下战马陪崇祯一起走。 皇家炮兵营主将戚广安,在踏上浑河北岸时,他在此停留半响,突然面向南岸跪倒磕三个头才上马离去。 他乃是戚金后人,应该是想到祖上在此战死之事…… 戚广安这个动作引起很多将士注意,崇祯悄悄问朱慈烺: “皇儿,那个打炮很厉害将军,此举为何?” 崇祯只认识一些总兵和护国军统领,知道戚广安是皇家炮兵营主将,也亲眼看到过他指挥炮兵作战,并不知戚广安名字。 听到崇祯询问,朱慈烺叹口气道: “他叫戚广安,乃是戚家军后人,戚金之孙,他爷爷在浑河战死……” 虽然浑河之战发生在启年间,但作为大明皇帝,崇祯还是了解内情的。 听到戚广安乃是戚家军后人,崇祯顿时一愣,随后他居然走向戚广安。 看到崇祯太上皇走到自己面前,刚上马的戚广安急忙跳下战马,给崇祯太上皇敬礼: “太上皇……” 崇祯亲切拍拍戚广安肩膀安慰道: “不要难过,你爷爷他们都是大明忠良,希望你跟着神武皇帝一起成长,今日我明军兵不血刃在浑河击溃建奴,你爷爷他们可以瞑目了!” 戚广安没有想到太上皇会来安慰他,顿时非常感动,急忙给崇祯施个大礼; “谢太上皇,末将戚广安,愿为陛下和大明万死不辞!” “好样的,快平身!” 崇祯笑哈哈扶起戚广安,随后又快步追上朱慈烺。 看到父皇如此,朱慈烺心里不禁有些感触,今年崇祯还不到三十岁,如果是一个心眼的皇帝,肯定会以为太上皇在收买人心。 但朱慈烺知道崇祯没有那种想法,沈阳收复在即,他只是心里太激动而已。 即便崇祯想重新上位,朱慈烺一句话不,护国军和朝中他提拔的大臣都不会同意。 浑河北岸还有一些残兵败将在逃,不用朱慈烺发出命令,贺人龙杨国柱高杰三部骑兵和虎豹骑已经开始追杀溃逃的清兵。 满达海和他麾下建奴满洲兵都是骑兵,他们已经快速逃进盛京城,可一些汉军和包衣奴才等杂牌军基本都是步兵。 在明军包围盛京之后,贺人龙他们押着一千多人回来,见到朱慈烺后,贺人龙急忙道: “陛下,那些不会汉话的追上都砍死了,这些汉军和朝鲜兵如何处置?” 朱慈烺抬头看向那些人,只见一群与清军装束类似的俘虏在那大喊大叫着。 这些俘虏同样身穿带有泡钉的棉甲,有的盔顶上有三叉改,有的头盔不知道掉哪去了,露出了与建奴不一样的长发。 朱慈烺不禁想起了后世一些朝鲜饶吹嘘。 在松锦大战中,有数千朝鲜火铳兵参战,是他们扭转了战局。 朝鲜人认为满清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全靠他们的炮兵,就是拿火绳枪火铳兵。 也就是大明军队有七八成是被朝鲜炮兵打死的,自那以后汉人就开始恨朝鲜了。 朱慈烺实在不明白,棒子们为何如茨自信,他决定问问原因。